包達三先生是著名愛國實業家、革命家、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建國會早期成員,民建浙江省組織的創建人。
包達三1884年出生在寧波鎮海,16歲到蘇州上海當學徒,後考取公費生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期間與蔣介石、張群等人結為金蘭十兄弟。因擁護孫中山先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政治主張和三民主義學說,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時參加敢死隊,攻打上海江南製造局。1914年追隨孫中山先生籌建中華革命党,並成為首批革命黨員。後因同盟會、光復會內訌,包達三棄政從商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他從蛋粉廠起家,後又創辦了漁業公司,參與籌建中國首家上海物品證券交易所。為實現孫中山的《建國方略》設想,倡議在江灣開闢引翔港,建設新上海以取代上海租界。憑藉過人的經營頭腦,包達三很快成為上海頗具實力的資本家,出任上海甯商總會理事等職。這一時期,包達三結識了周恩來,開始被共產黨的主張和思想所影響,他回絕了蔣介石的政治邀請,選擇站在正義的一方,包達三家居住的大通別墅11號成為共產黨的秘密聯絡點。
1937年上海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百業凋敝,許多工商業者都南下逃亡到香港,包達三一家則選擇留在上海,資助新四軍抗日。抗戰勝利後,包達三的好友馬寅初、馬敘倫、鬍子嬰等由重慶抵滬,暫寓包家大通別墅。在他們的影響下,包達三參加了剛剛創建的中國民主建國會。1946年6月,國民黨政府發動全面內戰前夕,包達三作為上海市各界人民和平請願團11名代表之一赴南京請願,在下關車站遭特務毆傷。這次鬥爭不僅沒有嚇退包達三,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民主建國理想而鬥爭的意志。包達三賣掉40畝地產,以200兩黃金換成美鈔一萬元,充作活動經費,支持民主運動;還利用種種社會關係,積極配合中國共產黨的白區鬥爭:救濟被解聘的進步大學教授;掩護被“通緝”的進步學生,資助他們前往解放區參加革命;贊助宋慶齡發起的文藝界福利基金;反對國民黨一手炮製的偽“國民大會”和偽“憲法”。
1949年4月,毛澤東主席邀請包達三等民建成員上香山雙清別墅餐敘,囑勉他們為上海解放貢獻力量。6月,包達三被聘為上海市人民政府顧問,幫助中共順利接管上海經濟,還受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擔任正式代表和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以及參與《共同綱領》制訂。1949年10月1日,包達三跟隨毛主席和黨中央其他領導人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1951年,經毛澤東主席提議,包達三出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浙江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擔任浙江省副省長,同年創建浙江省民建會和工商聯,分別任第一任主委。1954年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2年,包達三將自己所有財產包括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房地產全部捐獻給國家,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包達三說:“我之贊成社會主義,是從切身經歷中體驗出來的。中國人,包括工商業者在內,無論從國家、從個人來打算,除了社會主義之外,是沒有光明大道可走的。”